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(优秀7篇)

在日常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大家都写过作文,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,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。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...

在日常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大家都写过作文,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,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。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,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,如下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整编的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(优秀7篇),欢迎阅读。

端午节的粽子作文 篇一

“插艾叶,喝雄黄,五月初五是端阳”。端午节又称端阳、五月节。在这一天,地地道道的宝鸡人从天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,就开始他们的端午之旅了。

天蒙蒙亮时,勤劳的妇女们早早地开始劳作。先取出去年端午采集的粽叶,放在水盆里泡开,之后再把水盆放在暖暖的阳光下让粽叶晒一次“日光浴”。同时取出糯米在水中泡软,还要取来猪肉、腊肠、咸蛋黄、卤牛肉等咸粽子的馅料,又找来红糖、赤小豆、红枣、蜂蜜等甜粽子的馅料,一一摆在盘中,为待会儿包粽子作准备。这天,男人们还要上山去采集明年端午要用的粽叶。

待准备工作完成后,就到了端午节的高潮—包粽子了。

全家男女老少没有一个人闲着,人人都在为包粽子而忙碌着。瞧:充满着暖暖阳光味儿的粽叶在心灵手巧的妇女手中上下翻飞,如同一只只飞舞的墨绿色蝴蝶一般。不出三十秒,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完成了。具体是这样的:将两片棕叶叠在一起,折成一个无盖的圆锥,先放入三分之一的糯米,放上馅料,这馅料还有不同的寓意呢:红枣寓意早生贵子,白糖寓意生活甜甜蜜蜜;腊肠寓意友谊天长地久……放入馅料后,再倒入一层糯米,封上口,用五彩的花绳绑的结结实实的就可以上锅蒸了。一个个“五花大绑”的、胖嘟嘟的粽子排好队上了蒸笼,享受四十分钟的“桑拿”后,就可以大饱口福了。

晚饭后,桌上横七竖八的躺着粽叶,裹粽子用的花绳跑到了孩子们的手腕、脚腕上,青花瓷碗内的一大碗调凉粉,一家老小也都奈何它不来了。

晚上,妇女们刷洗好锅碗瓢盆,人们上床睡觉,宝鸡人的端午之旅才算结束。

端午节的粽子作文 篇二

端午节大家应该都不陌生,香糯的粽子,带有“仙气”的艾叶,激烈的龙舟比赛……都是端午节特有的风俗。而我最爱的端午习俗莫过于包粽子了。

去年端午节那一天,我们一家人回老家了,一进入房间,小粽叶那绿绿的身影就映入了我眼帘。原来奶奶要包粽子呀!妹妹拉拉我的衣角,抬起头问我:姐姐,为什么在端午节要吃粽子呢?”我便笑着向妹妹讲述起粽子的来历!

春秋战国时期,有个爱国诗人叫作屈原,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才子。因为朝廷的腐朽,屈原投江自尽。平民百姓为了不让鱼吃屈原的肉体,便包些用粽米、枣合成的食物,投到了水中。而那些食物就是现在的粽子!

给妹妹讲完粽子来历之后,我便洗好双手,准备开始自己亲手制作粽子了!两手拎着粽叶的两端,左边的尖角向右旋一下,右手中的粽叶包往左边的一角,再轻轻旋转一下,就可以往里面加入洗好的糯米了。我加入了少许的糯米,又放上了一颗又大又甜的蜜枣,又铺了一层糯米之后,我又突发奇想,加入了一些红豆沙馅,最后用糯米给填平粽子。用同样的方法将粽叶包起来,最后一步至关重要:用细绳将粽子包捆好。如果一不小心,粽叶就会散开,那么就前功尽弃!不知道为什么,我包的粽子有些圆润,不像大人包的那么四方四正!也许是馅放多了的缘故!

煮好的粽子当中,只有我包的最引人注目,因为它又大又圆,糯米都露出来了一些!不过味道却十分美味!果然还是自己包的最甜蜜了!

包粽子,品端午。这粽子不仅是甜蜜的代表,更是老百姓对屈原的一份纪念,一份怀念,一份敬意!做为新时代的我们,更要将这种文化、习俗代代相传!

端午节的粽子作文 篇三

民谚说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这个传承了几千的文化历史一直流传至今。这不,每逢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,奶奶便会送上一束艾叶和菖蒲。

那艾叶和菖蒲还散发着一丝丝淡淡的芳香,那芳香沁人心脾。而那菖蒲细细长长的,就像小姑娘的鞭子似的。每当这个时候,奶奶都会千叮咛,万嘱咐地说:“晚上回去的时候,可以挂在门上了,千万不要忘记啊!”奶奶的这句话不知道要重复几遍,像个复读机似的,我们总是不耐烦地说:“知道了,知道了。”

奶奶还是不放心,当我们到家的时候。奶奶就好像算好时间似的。我们才脚一跨进家门,奶奶的电话就来了。奶奶总是急促地催到:“你们挂了没有呀?可不要糊弄我呀!”爸爸说:“你放心,我正拿着绳子系在门把上呢!”这下子,奶奶才放心下来。因为这个艾叶和菖蒲是有辟邪作用的,因此,奶奶总算很紧张,老是催着我们挂上去。哎!真是苦口婆心呀!

端午节的粽子作文 篇四

今天,妈妈带回来一个大箱子,我打开箱子一看,原来是十个美味的大粽子,我忍不住想吃一口,但是爸爸说:生的会吃坏肚子的,烧熟才能吃。等了一会儿,三个大粽子烧熟了,妈妈说:儿子赶快吃吧,凉了就不好吃了。我说:我们一起吃,平时你们很辛苦,作为你们的`奖赏。爸爸妈妈笑着说:儿子长大了,比以前懂事了!然后我们一家津津有味的吃起粽子。

端午节过得真开心啊!

端午节的粽子作文 篇五

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习俗,从战国时期起一直流传至今,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包粽子既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象征之一,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。因此,包粽子俨然成为了端午节的一个甚是重要的活动。今天端午节,母亲把我送到了乡下奶奶家,让我跟奶奶学习包粽子。

端午节,家家包粽子,“粽”香四野。但各家包法颇不相同,各式各样,各有各的风味和韵味。奶奶家里包粽子的材料已经备好了,午饭过后,就开始包粽子。由于我是初学者,而其它粽子难度稍大,所以我只能包灰水粽,还很有可能会失败。我拿起奶奶已经洗净了的粽叶,舀入几勺已经浸过灰水调好味的糯米,再小心地折起叶子,用线缠起来,一个灰水粽便做好了。在这个过程中,一开始我不知道应该怎么盛糯米,舀入一整勺的话,总会有许多的糯米从一个小洞中溜了出去,浪费了许多糯米。而且就算折起来后,我也不会缠线,也只是仿照那些“合格品”的缠法,总有一些地方老犯错,样子还不美观,为此我浪费了许多的时间。后来妈妈发现我不会包粽子,便手把手地教我。渐渐地,我熟练了许多,把粽子做得又快又美观,连奶奶都夸赞了我好几句。我心里美滋滋的,心想:我终于学会包粽子了!

晚上,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着又大又香又甜的粽子,想到其中还有几个是我自己包的,我的心里像是吃了蜜一样甜。伴随着粽子的飘香,这个特别的端午节就这样在大家的欢笑声中度过了。

端午节的粽子作文 篇六

五月初五将至,端午节来了,又到吃粽子的时候。

粽子在潮汕,价格高低不同,低价的三元一个,只有白白的米披上绿绿的衣,高价的十几元一个,馅料应有尽有,五香猪肉、咸蛋黄、花生、板栗……更是必不可少。

不过,我们从来不买,都是自己包,馅料更是随心所欲。我准备的是一束咸草、一份竹叶,到市场买了几斤五花肉,一斤绿豆,一瓶陈皮,半斤蒜头,还有香菇、咸蛋黄、盐鹌鹑蛋等等。

回到家,洗涮竹叶、咸草,再用盐水煮沸算是消毒。趁此时机,我把五花肉切片,下锅油炸后放了酱油、料酒、蚝油、糖与盐,腌制一会好入味。再把糯米、绿豆淘洗,香菇切丁,陈皮切碎,一起搅匀。腊肠切成拇指厚之后,一切准备就妥当了。

我拿起两片竹叶,折叠成漏斗状,先在底面斜铺一层腊肠,放进半两糯米,按压紧致后放两片五花肉,再加一层糯米,放个咸蛋黄,最后又铺一层腊肠,馅料便装填完毕!将竹叶折叠盖密馅料,压实、整出菱形,用咸草按十字包法扎紧打结,粽子便大功告成!

“看来,包得还算紧实。”姥姥评价着。受到姥姥的肯定,我十分振奋,又加快了速度。可是,包着包着,竹叶、咸草还有,馅料却没了。我不甘心,异想天开想包几个甜粽来。

说干就干,我洗净锅,放入红豆、陈皮、加了水和冰糖便熬起来,再拌上米与绿豆,甜馅料准备就绪后,依样画葫芦,甜粽子很容易就包好了。

接下来就是煮粽子。我把粽子放入高压锅,倒入适量的水,盖上盖子后便大火蒸煮,待冒气后转小火保持30分钟。

锅刚打开,粽香即刻飘逸开来,外面正玩得起劲的弟弟们闻香而动,立马冲进来伸长脖子准备吃粽子。

年年有端午,端午有粽子。可大家知道粽子的来历吗?

相传,那是战国时期,三闾大夫屈原怀揣报国之志,即使“路漫漫”也“上下而求索”,励精图治,虽蒙受奸臣陷害,两度流放,仍“虽九死其犹未悔”“举世皆浊我独醒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”,怀抱利器,纵身跳进汨罗江。当地百姓为防止鱼虾吃屈原,便把米放入竹叶投入江中,这就是粽子的原型。

在我们吃粽子时,千万别忘记屈原的爱国之情,更该铭记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核。

端午节的粽子作文 篇七

阴历5月初五是国内传统的端午节,到那天,大家整天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氛围里。

每逢端午节那天,大家都包粽子吃,听说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。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年代,楚国有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,名叫屈原,当初他因国破家亡,悲愤不已,抱石怒投汩罗江里。大家知晓了,怕江里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,便包了很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进江里,期望如此鱼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。正好那天是阴历5月初五,善良的大家为了纪念屈原,把这天定为端午节,以示哀悼。

你知晓粽子是如何包的吗?让我来对你说吧。第一把新鲜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,然后用左手托着粽叶,右手轻轻地舀起糯米,并加上绿豆、蜜枣、葡萄干、排骨、花生米,用粽叶把它们包起来并用绳子捆紧,最后把包好的粽子煮上几个小时,熟透了就可以吃了。粽子还在煮的时候那香味就早已飘荡遍了整个大街!你咬上一口尝尝,保证令你越吃越想吃,即使你不吃,闻一闻,都会垂涎欲滴,并且那香味直往心里钻。

一顿丰盛的午餐过后,大家就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来到河边,观看激烈的龙舟比赛。只见两队选手精神抖擞地坐在船上,手紧紧地握住船桨,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,整装待发。听到“叭”的一声,一条条龙舟像射出的箭一样向前冲。两岸的大家也欢腾跳跃,兴奋地大喊着:“加油,加油!”一时间,人声鼎沸,锣鼓喧天,响彻云霄,热闹非凡!

到了下午,大家也早已满头大汗,该洗个舒服的澡了。按着传统的习惯,大家用早已筹备好的艾叶、菖蒲、鱼腥草等烧上一大锅水。全家人都要洗,说是避邪气 ,其实按中药原理是杀菌除湿气。洗了将来,不会生痱子。

朋友们,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过端午节,你们必然会一饱眼福和口福的!

上一篇:三打白骨精读后感(优秀6篇)
上一篇
下一篇